【中國制冷網】4月25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作年度環境報告時說,今年將出臺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而根據各方的透露,“土十條”的各項準備已經完成,出臺時間表已經到了z*后一刻。
“土十條”給中央空調帶來哪些發展機會?
與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相比,土地污染進入大眾視線的時間點更晚,關注度不足。2014年4月,能源部才發布了全國s*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而在《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中顯示,我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這個數據仍然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質疑,認為實際情況要更加嚴峻。
除了前線摸底工程的展開,財政部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財政預算中,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專項預算項目。數據顯示,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2016年預算數為90.89億元,同比增長145.6%。此外,根據環保部15日公布的2016年部門預算,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管理的預算資金達到2000萬元。
中央空調市場迎來發展機會?
大力度治污工作的開展,對于中央空調市場而言,影響深遠,波及諸多方面,從上游到終端,產業鏈發展每一環節都可以說是憂戚相關。
“土十條”尤其是土地分級分類制度對房地產和大型公建項目市場的影響頗為深遠。一方面,土地分級分類制度將會增加土地使用限制,一些不適合住宅,辦公樓和商業地產等人流密集建筑的土地會被標準篩出,再加上為了滿足標準而做的土壤修復,維護和更高的排污標準等都增加了隱形成本。這些因素對如今較為低迷的項目市場產生的影響并不積極。
從產品運行來說,例如水地源熱泵將會是受影響z*大的產品。水地源熱泵多運用地埋管技術,例如滿液式水地源產品還有工質運行,對土地和地下水都有一定的威脅。參考各政府地下水保護政策對水源熱泵市場的沖擊,土地保護對水地源產品的影響會更為廣泛。
從上游制造來說,無論是塑料,鋼鐵,還是工質制造,都是對土地污染的主力。一方面,工業殘留污染物直接滲入土地破壞其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帶來的水污染和空氣污染z*終都會回歸土地,增加土地凈化壓力。因此土地污染治理動作會更大,所涉也更廣,所帶來的新標準和制度會無形之中增加制造成本。
不過,每個環保政策的出臺都會產生階段性的陣痛,而作為未來大趨勢,也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土地治理所帶來的節能環保指標壓力,會促進政府和企業在項目中選擇更加環保的中央空調產品,也會促進制造企業不斷提高其產品的性能以滿足需求。從長遠看,在環保節能方面經驗豐富的中央空調市場受到的也不僅僅是沖擊。
“土十條”作為綱領性文件,只是起指導作用,相關的土地環保法律法規制度的制定還有相當長的時間,這個時機,也將是各家企業列陣排兵的黃金時段。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