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掙脫了高庫存束縛的空調產業在2017冷年爆發出了強勁的增長動能,過去幾個月中國內空調市場出貨量持續上揚,一個繁榮的2017年度似乎已是觸手可及。如果僅僅以工廠出貨量作為w*的衡量指標,那么本年度內銷市場產銷兩旺的局面或許現在就可以蓋棺定論,盡管距離冷年結束還有近半年的時間。
只是,出貨量的高增長掩蓋了空調產業積累下來的矛盾,長期的效率化運行還是短期的規模化出貨,許多的空調企業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后者,因為空調市場總是會時不時地出現讓企業絕處逢生的機會。就像是賭桌上一次“All in”之后的贏局,會提振許多的空調廠商的亢奮度,并再次把大壓貨大分銷的傳統游戲規則奉為圭臬,也許,這也恰恰是空調產業的魅力所在。
早在冷年開盤之初,就可以預見2017年底寬闊的出貨空間,從某種程度上說,本年度出貨量的高增長并非完全是市場需求的牽動,而是工廠對渠道運作帶來的推動作用所致。其實,空調產業歷來都是如此,當下似乎又是一個輪回的開始。
壓縮機企業高排產下的出貨旺局
前不久,產業在線公布了今年1月份旋轉式壓縮機(主要用于空調產品)的產銷數據。當月旋轉式壓縮機的總生產量為1329萬臺,同比增長8.15%,銷售量為1480萬臺,同比增幅是14.3%。另外,2017冷年8月份至1月份累計產量達到了7960萬臺,同比增幅高達38.59%,而銷售量規模是7639萬臺,同比增長的幅度為37.61%。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空調產業整體上處于一個高排產的狀態。筆者還了解到,進入2017冷年之后,格力、美的、奧克斯、海信科龍等等品牌都保持著高昂的出貨勢頭,歷月的生產量都較大,所以GMCC、凌達、海立等等品牌的壓縮機相應的需求量也保持著連月同比高增長的態勢。
就現在多個空調工廠未來幾個月的排產規劃來看,從3月份至5月份都將保持高產量局面,況且,每年的4月份和5月份的排產規模都很高,在去年同期相對較低的生產量基礎上,今年相應的同比增幅或許將非常可觀。
內銷市場面向渠道的壓貨仍然是帶動工廠生產力增長的主要力量,而出口市場的穩定讓空調工廠的高排產局面得以有效延續。如果不想重蹈往年的高庫存覆轍,擺在工廠面前的另一大核心工作便是如何激活終端,也正因為如此,以美的為代表的品牌新近一段時間在全國范圍內于終端進行著如火如荼的促銷活動。
多種因素誘發出貨量高增長
2016年度,國內空調市場的出貨量和零售量出現了一種背離走勢,即零售及工程機總量在高增長的狀況下,而出貨量卻出現了大幅的下滑。致使這種狀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工廠在去庫存壓力下主動收縮了出貨規模,所以,2017冷年月度出貨量同比的基數較低,在統計上便會很容易出現數據的增長。
當然,2017冷凍年度至今出貨量高增長的主導因素在于上一年度渠道庫存的大面積消化。除了工廠在2016年度內有意識地控制出貨量以緩解渠道高庫存壓力之外,當年度夏季時期出現的長時間高溫悶熱天氣極大地刺激了空調需求的爆發,曾經創下歷史性高峰的渠道庫存被降到了一個階段性的低點,進而給2017年度出貨量的增長騰挪出了龐大的空間。
因此,進入2017冷凍年度之后,工廠面向渠道的出貨,阻力較小,旺季時期零售量的暴增不僅僅讓原有的產品庫存轉化為豐富的渠道資源,也強化了渠道對空調產業傳統游戲規則的信心,渠道商的囤貨積極性空前高漲。
對漲價的預期也是空調企業在過去幾個月中出貨量大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去年10月份開始,以銅鋁鋼材為代表的基礎原材料的供應價格快速上升,至今年2月份,銅價已經漲到了每噸5萬元以上。與此同時,新物流規范的實施讓物流配送的成本高漲。在嚴格的環保管理要求下,外包裝紙箱、泡沫的供應價格同樣也快速攀升。在2016年12月份,大部分空調企業已經進行了一次價格上調。眼下原材料的價格依然沒有停止漲價的步伐,整個渠道對空調產品存在著明顯的漲價預期,況且,每年的淡旺季交替之際,空調企業幾乎都會實施慣例性的漲價,這些都促進了工廠出貨量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到5月份底,工廠一般都會讓渠道的庫存量達到了一個峰值,以應對旺季市場需求的集中釋放。渠道的囤貨預期和工廠的出貨意愿在2017年度較為一致,出貨量的增長就顯得水到渠成。
終端趨緊恐致庫存再升高
正如去年零售的暴增和出貨的收縮一樣,2017年底出貨量在持續增長而零售事實上并沒有表現出一致的節奏。淡季階段企業的所有行為,都是在為旺季做準備,空調市場就是這樣,往往一個長時間的高溫氣候,就能改變一個年度的市場格局。
傳統游戲規則的大行其道,是因為空調市場的傳統節奏并沒有出現革命性變化。但空調行業內也有一個經驗式的判斷,而且是屢屢被應驗,即“大年之后是小年”,藉此而論,2017年旺季階段的零售需求走勢堪憂,尤其是在當下的產業環境中。
眾所周知的是,國內空調市場已經從增量發展階段進入了存量競爭階段,市場需求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在2016年度夏季大幅消化了應急性需求之后,相應的空間得到了進一步的壓縮。就像是2017年度出貨量高增長可以預見一樣,后期零售量的壓力同樣可以預見。
在當下這個時間憂患于高庫存當然為時尚早,但是已經有著太多前車之痛的空調行業如果依然走不出高庫存掣肘,那么空調企業也只能是在不斷的輪回中負重前行。
慶幸的是,以美的“T+3”為代表的效率化思維已經在空調市場內萌芽,只是行業化的推行和普及尚顯緩慢。一種新規則對一種舊模式的替代不可能在驟然間完成,大壓貨大分銷的傳統游戲規則依然傲慢難止,空調企業走出輪回需要時間,對眼前利益和未來的選擇,對庫存和效率的均衡,決定這中國空調產業新產銷模式的落地進程。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