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進入2017年,一些家電實體店的老板們又迷路了。家電圈了解到,這次迷路并非家電老板們找不到市場方向那么簡單,而是面對一個持續低迷的消費市場,面對電商、連鎖等重兵壓境,在鄉鎮市場上拿什么與他們競爭和抗衡?
已經過去的三四年,是中國家電市場的低谷盤整期,也是相關家電廠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不過,至今在三四級家電市場競爭中,仍然存在一批迷茫、找不到路的家電經銷商群體們。他們不只是迷茫找不到路,還很害怕無力反擊對手,更不知道拿什么抵抗“重兵壓境”的大連鎖、大商家、大資本、大品牌。
其實不只是家電經銷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在長達一生經歷中,總是會經歷一些恐懼或者迷茫時刻。原因正是對于社會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缺乏了解、對于時代的變革完全不掌握,對于結果到底會怎樣并不清楚。所以會在內心中出現不安和恐懼、緊張和害怕。
回到家電行業,市場上之所以還存在大量迷茫的家電經銷商,甚至時刻感受到死亡威脅。表面上看是大電商、大連鎖商在資本的持續驅動下,開始進入線下鄉鎮及農村市場,搶奪市場蛋糕,沖擊大量原有的家電經實體店"蛋糕"。實際上,則是受到家電經銷商們自身實力薄弱、平臺太小和偏安一隅,以及認知和眼界狹窄,沒有辦法與對手正面競爭,從而擔心被淘汰出局。
當前大量家電實體店的問題,集中三個方面:
總是希望市場環境可以好,從來不考慮自身是不是應該要變。換句話說,就算天變好了,沒實力的家電實體店,也不見得就能天天享受到陽光。同樣,就算天一直在下雨,一些實體店的同行們照樣可以有遮風避雨的地方;當前家電市場的問題,不在于外部環境變差,因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而在于,面對變化莫測的天氣,大家有沒有這種能力應對變化。
總是抱怨電商低價搶市場,從來不去分析為什么電商價格低。電商低價并非沒有道理,也不是廠家一碗水沒有端平,而是更短的渠道結構和更快的零售效率,讓電商擁有更低的經營成本和競爭籌碼。過去,電商也就在線上搶搶市場,很多實體店的老板也就無所謂了。現在電商們是直接通過線下、還要直接下鄉進村搶市場,完全不給實體店留活路的節奏。
總是將自己的命寄托在別人手中。很多老板從來不考慮真正建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去大量家電實體店的老板們依靠傳統的代理商、批發商,后來是直接靠廠家,中間還想靠著竄貨商,如今又想靠電商不征戰線下農村市場。反正很多實體店的老板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應該如何自力更生,自主發展。
未來所有農村經銷商的出路,只有三條道路:
堅持自我打出新節奏。這條路注定充滿艱辛與挑戰,不一定就適合所有的農村家電經銷商們。一定是已經在農村市場上形成了自主、差異化的經營能力和號召力,從而才能在當地市場上,可以應對來自電商和連鎖巨頭的挑戰。甚至讓大渠道巨頭感到擔心和害怕。相信這樣的家電經銷商,將是未來流通渠道的骨干和主角。
與大廠大商搭伙結盟。成為家電大品牌的專營店、旗艦店,成為電商或者連鎖的加盟合作店,這將是一部分農村家電經銷商的z*終出路。這條路一方面取決于家電實體店自身的實力,另一方面則是取決于對于加盟共同的認知。至少,有一個大的靠山,對于很多家電經銷商來說,總比單打獨斗要強一些。所以,接下來,一些區域的家電經銷商要盡快行動起來了。
適時退出有效止損。當前的家電零售市場,已經容不下這么多的家電實體店,必須要淘汰一大批弱者。按照目前農村市場上的家電實體店數量來看,淘汰率高達40%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大量的農村家電經銷商們,如果今年還無法做強優精,或成為大商家大廠家的合作伙伴,那么就應該考慮主動退出,快速止損。總比被同行逼上絕路,要好的多。
少說大道理,多做細節改善。z*近遇到一些家電經銷商,總是高談闊論,談轉型、談變革、談危機、談機遇,卻很少分析自身的問題和挑戰,不愿意正視自身的差距和短板。總是將轉型掛在嘴上,將未來寄托在別人手中。
對此,筆者只想說一句,農村家電市場的深度變化從去年下半年已經悄然開啟,很多環境和變量已經大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和預期。今天不努力淘汰同行,明天就要被同行淘汰出局!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