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空調行業即將迎來價格屠夫。
日前,在國家3C質量認證中心出現了一款新型空調,制造商為北京智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而生產廠商則是長虹,產品名稱是“米家全變頻空調”。
對于已推出筆記本、電飯煲、凈水器、空氣凈化器、小吉復古冰箱、激光投影電視、掃地機器人等家電產品的小米來說,做空調也并不顯得太過意外。
事實上,早在2015前,小米已在空調行業試過水。如,與美的聯合打造i青春空調,與奧克斯聯手推出 “極客空調”,那時的小米更像幕后操手,主角依舊是空調制造商。那時,就有業內人士分析,小米在業內的頻繁動作是希望通過持續合作來了解空調行業。
如今看來,小米對空調行業確實垂涎已久。
但在格力、美的雙寡頭占據6成以上市場份額的空調市場,小米要想實現顛覆之舉,實在困難重重。也因此,小米空調還沒面世,就迎來一片質疑。 “小米做空調就如格力做手機一樣雷聲大雨點小”、“屠夫來了會后悔”、“小米的空調可能將自己帶入另一個大坑”等等。
不看好小米空調的人說,小米進入空調市場失敗的可能性遠高于成功的可能性!其一,空調更強調核心技術,其z*核心元件是空調壓縮機,當前國內空調前兩名的格力和美的都有自己的空調壓縮機。而小米的優勢在于軟件,這讓小米難以為空調業務提供足夠的助力。其二,空調產品是三分質量七分安裝,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建立自己的空調安裝隊伍,這對于強調輕資產運營的小米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米空調或許是“鯰魚”。
目前,國內空調市場增量空間正在不斷萎縮。數據顯示,在2014年中國空調市場的零售規模為1575億元,僅比2013年增長0.6%。2015年中國空調市場零售規模不僅未上升,反而下降了4.8%為1374億元。盡管2016年由于天氣非常酷熱,空調零售額上升到了1606億元,但大多數業內人士都認為,空調行業的增速已經到了天花板,也因此,才有了白電領域一哥美的與白電界的大姐大格力上演的一出蕩氣回腸家電圈“江湖恩仇錄”。
早前,奧維咨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曾向媒體分析過,小米的出現對于空調行業來說是有一定好處的,小米是互聯網品牌,它能夠把互聯網思維帶到這個行業來,給已經飽和的市場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他認為,小米的營銷策略和用戶思維是值得傳c統廠商學習的,尤其是現在O2O模式漸趨成型,廠商不斷加大與電商的整合力度,線上平臺銷售、線下配送安裝及售后服務的模式使空調的安裝難題不再難。
這或許會推動白電品牌廠商加快擁抱互聯網的節奏,向互聯網市場傳輸自己的能力和產品影響力。畢竟,相比智能化高度普及的彩電市場,白電在智能化方面顯得發展遲緩。
小米空調擁有多少產品線?何時上市銷售?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有PK市場才有活力,有競爭行業才會發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