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題記】期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當很多人把空調2021冷年看得很好,給出很高預期的時候,現實卻并不一定按照預期來走。現實當然是敲醒做夢人最好的警鐘!
2021冷年的空調市場行情可以說是高開低走。在經歷2020年疫情之后,行業人士普遍認為2020冷年是被疫情所耽誤。雖然疫情在全球仍然肆虐,但國內疫情控制非常好,對生活、生產的影響逐漸消退,空調回歸常態已是板上釘釘。
正是在這種對后市較高的預期,在年度開盤后很多企業制定了預期較高的戰略部署,期望能夠在2021冷年把上年因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但現實往往與預想大相徑庭,2021冷年截止目前的走勢,并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
五一過后,很多廠家、商家都在反映一個問題,今年至今的市場遠不及預期。天氣和原材料漲價像似兩座大山,死死地壓在行業企業的頭頂。人氣不旺,銷售不暢,令行業感到窒息難受。
像往年,五一前至少有一波行情。不論是,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都會出現一次30度以上,且持續幾天的悶熱難耐的天氣。但今年黃河流域不要說持續,連超過30度的高溫都少見。華南倒是出現過超過30度以上的天氣,但沒有持續性,1-2天的高溫根本促動不了人們購買的欲望。
空調作為商品就是這樣,如出現3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且能夠持續至少3天以上,就會刺激人們的應急購買,持續時間越長市場爆發力越強。今年的五一前的預熱市場,由于沒有天氣因素而沒有啟動。天氣因素成為壓在空調行業上的一座大山。不過此時,業界還寄托五一小長假能夠有所補償。
五一節,是傳統空調旺季正式拉開帷幕的時候,廠家、商家對五一市場還是比較有期待的。一方面五一是傳統旺季,怎么說廠商都會啟動促銷,強拉五一市場啟動;另一方面去年五一正是國內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基數低容易產生促銷效果。
今年五一市場,人們經歷了去年以來防疫情的限制,很少能夠外出旅游。包括春節人們都是響應號召而“就地過節”。此次五一好不容易有了在國內旅游的條件,人們把過節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國內旅游上。自然過節專門去購買空調的就少了。寄希望于傳統的購買節點,又給業界放了一次“鴿子”。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1年W16-18期間,空調市場零售量為359.3萬臺,同比下滑29.4%,零售額120.1億元,同比下滑21.6%。同比去年此時,正是國內抗擊疫情最緊張時期,這樣的大幅下滑確實出人意料。并且如此幅度的下滑,對行業企業亞歷山大!
加上從去年以來因為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導致像石油、銅材、鐵礦石等基礎原材料持續漲價。以銅材為例,去年五月份35000元/噸左右,今年五月已經漲到78270元/噸,價格已是翻了番。導致空調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在增量市場階段,原材料漲價廠家并不難應對,跟隨原材料進行產品漲價或許就可以緩解成本壓力,甚至是讓經銷商囤貨的絕佳時機。但是如今空調市場已經步入存量發展階段,原材料漲價了,但終端產品卻不敢明目張膽的去漲價,釋放成本壓力。
不敢漲價轉移成本壓力,就在于市場已經是供過于求,你漲價就等于放棄市場份額,是主動把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交給對手,這在一個成熟市場上是主流廠家誰都不愿也不敢主動去干的根本原因。
現在還不是冷年結束,還沒有到最終盤點的時候,至少到8月底還有3個月時間可以再做最后沖刺,同時還有618這個半年大促,機會點仍然存在。
春季乃至五一前后,雖說市場不盡人意,但那段時間只是旺季的序幕,真正終端市場的旺季爆發點是在5月下旬至8月初。如果在5月下旬至8月初能夠在國內空調的主銷區——華南、華東、華中、中原地區能夠出現長時間酷熱氣象條件,扭轉今年頹勢局面還是可以預期的。
總而言之,天氣因素影響到的是行業經營數量,而原材料漲價是影響經營的質量。當然,從深層次上看,長遠影響行業的還有不止是天氣、節點,還有像房地產市場這個直接關乎到需求的因素。整體市場不及預期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而致,單一因素不可能有這樣的影響力。
說一千道一萬,當下還是抓住旺季的沖刺階段,扭轉今年前期的不利市場局面最為關鍵!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