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又是一年618,用戶和企業又加足了馬力,熱情地投入這場“消費盛宴”。不過用戶這波降價搶不到,還可以等下一波,但對空調行業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一戰,因為這是空調2021冷年的最后一“戰”。
對于熱衷于“價格戰”的空調行業來說,618是不可多得且“名正言順”發起“價格戰”的機會。不過今年情況比較特殊,這次也有可能是部分空調企業這個冷年最后一次打“價格戰”的機會。
這場“價格戰”,看起來似乎是一場用戶和企業之間的雙贏之“戰”。低廉的價格和大幅的優惠,讓用戶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空調。同時,低價吸引了大量的用戶,也為企業帶來了市場銷量,企業賣得又快又多,以增長的銷量搶占一部分市場。
但“價格戰”真的就是“雙贏”嗎?細想來看,實際是“雙輸”。為什么會是這種結果呢?
首先,空調行業的“價格戰”,不只是讓利,也有可能是“讓質”。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低價產品極有可能是低質產品。用戶通過低價買回家的空調產品,不僅使用壽命短,空調還隔三差五出問題,連基本的品質都保障不了,更不用說智慧、健康的先進技術,這也有悖國家高質量發展趨勢。
以我們熟悉的一些老牌家電企業為例,如今已在市場了無蹤跡。他們沒落的軌跡大體相似,產品研發跟不上行業發展,轉型困難后便逐漸降低價格放手一搏,這不僅難解企業轉型之困,還會造成企業高端人才吸引力降低等后果。
第二,企業打“價格戰”不利于高質量發展和消費升級。 只有高質量發展,才能滿足用戶的消費升級需求。試想一下,炎炎夏日在家開空調憋悶,但不開空調又潮熱,為什么不能有又涼爽又舒適的室內空氣?但在行業陷于“價格戰”時,這樣的需求沒有企業會去考慮滿足,因為大量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只能制冷制熱的低端產品上,這樣的產品結構和企業結構,是沒辦法實現用戶高端空氣需求的。當前我國倡導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的產品助推消費升級,而消費升級又反哺高質量發展,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當然,空調行業也不乏這樣的良性發展案例。為滿足用戶健康空氣的需求,海爾空調先創新推出自清潔空調,保障空調潔凈。隨著轉型空氣,其又陸續推出洗空氣空調、3D除菌艙空調等產品,實現空調、空氣都干凈。如今,海爾空調又開始向健康場景和空氣生態轉型,關注用戶家庭的全屋空氣。
第三,空調行業熱衷于打“價格戰”,原因花樣百出,但很少是因為用戶。 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我國發布“新國標”,空調升級新能效。自去年7月1日起,企業就不能再生產舊能效產品了,并給了一年的時間去庫存。這也就是說今年7月1日起,企業的舊能效產品將不能出現在市面上。如何處理這些舊能效產品,近一年頻繁的“價格戰”,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而這次618也是許多企業最后的機會。
企業想要長遠發展,需要向上求索,找到一條差異化的競爭之路。但掀起“價格戰”,持續下探行業底線,企業何來的精力去研發產品,創新技術以及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呢?這波價格戰過后,還會有新的一輪嗎?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空調行業又該何去何從呢?我們需要帶著這些疑問,來理性地認知和看待空調行業的發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