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遇到一個非常較真的用戶,這些年來對于很多家電廠商的導購員,在介紹產品的過程中,會從一開始的害怕、緊張、甚至反感,到后期的佩服與認同。因為,較真的用戶會幫助家電廠商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特別是言行舉止。比如說,產品功能和賣點的介紹,要客觀而不是夸大夸張;同樣,服務的承諾則是實而不是虛。
對于很多家電廠商來說,面對來自一些用戶的較真,一方面是害怕較真,另一方面又對較真心存敬畏。害怕較真,是因為很多家電廠商內心非常清楚,在產品的營銷、宣傳,以及用戶的服務、承諾,還有品質制造等環節,存在著“只做到五六分,對外說了十分甚至更多”的情況。從而帶給很多客戶一種錯覺:帶著驚喜而來,卻遭遇“白歡喜一場”、“說著好聽、用著不行”等尷尬的局面。
這些年來,在家電廠商的面前,敢于“較真”,愿意“較真”的用戶,真的是越來越少了。一方面,大量的用戶,很理性了,碰到欺騙甚至忽悠,往往扭頭就走了;另一方面,不少用戶,沒有時間、更沒有精力與企業較真;當然,更為重要的則是,對于用戶來說,上當受騙頂多一次,大不了就再也不理廠商了。
由此這也就直接造成這些年來,盡管家電產業走向成熟與穩定,但很多廠商在一線市場的營銷手段和方法,并不成熟。各種忽悠與欺騙的產品功能、營銷手段,仍然在大量傷害并透支著用戶的信任和利益。同時,由于缺乏“較真”精神,廠商面對市場普遍采取了一種典型的“和事佬”手段,從而在產品價格和渠道體系的管控上普遍疲軟,導致各種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當然這種較真的案例,不只是存在于購買家電產品的用戶身上,還有那些銷售家電產品的商家們。每次開會,工廠、代理商的口號都很好,承諾也很感動人。比如,讓商家賺到錢,堅決不能讓商家流血流汗還流淚?,F實情況就是:承諾的資源和政策,很難全部兌現,總是一環套一環,層層設套;同樣很多在大會上說過的話,往往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永遠都是“說的比做的好”。
相對于用戶來說,商家與工廠往往是一條船上的“利益合作體”,所以面對工廠的很多承諾不兌現情況,基本上都不會“太較真”。因為,一較真,往往就容易傷了和氣和感情,萬一鬧大了可能連“生意都沒得做了”。
正是源自于家電經銷商的不敢較真,不愿意較真,直接導致至今很多家電廠商之間的合作,總是在實力之外,摻雜著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人情、同情,甚至不乏報恩合作、忘恩負義指責等字眼,直接影響的就是家電廠商在“合則共贏共進”之外,還出現一種“合則共退共弱”等負能量情況。
這些年來,很多家電廠商在一線市場的經營、競爭,以及企業內部的組織變革、創新重構的過程中,甚至還包括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正是因為缺乏一種“敢于向合作伙伴較真”、“敢于向自己較真”的精神與魄力。這也直接導致很多家電廠商在發展過程中變得“前怕狼、后怕虎”、“縮手縮腳”,甚至連存在于企業內部、存在多年的老毛病、老問題,都不敢輕易去正面解決,而是任其發展,慢慢地從“小肉球變成了大腫瘤”。
正如一些家電經銷商所說的,“這兩年以來,一線市場上出現的一系列亂象與亂局,本質上就是家電企業面對時代的快速更迭,面對產業的不斷變換,突然一下子被打懵了,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而骨子里的原因,則是很多家電企業較真精神的系統性缺失,不敢對亂象亮劍上手段”。
過去,廠商是害怕投入的錢打了水漂,不敢輕易進行大手筆投入;后來,廠商是害怕燒錢一時爽、失敗無底洞,在很多事情上變得縮手縮腳了;如今,廠商最害怕的就是較真,遇到較真的客戶和用戶,遇到較真的時代和行業變局!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