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早,山東萬興食品有限公司制冷工趙國都要到制冷車間認真檢查,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對照存在的問題,我們對制冷車間進行了重新設計,將冷卻壓縮機的水管改為軟管,增設了氨氣流向標等安全標識,安裝了氨氣泄漏自動報警、噴淋和通風設備,實現了液氨全過程動態監管,讓氨氣使用更安全高效。”
趙國所說的整改是市應急管理局在萊蕪區開展的涉氨制冷企業重大隱患整改項目。
萬興食品所在的萊蕪區是農業大區,生姜、大蒜是當地農業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富民創收的主要渠道。冷庫行業發揮著延長農產品市場供應期、實現錯峰銷售、抵御市場價格風險的積極作用。自1995年第一家涉氨冷庫建成后,萊蕪區涉氨冷庫建設如雨后春筍,最多時達到446家,主要儲存大蒜、蒜薹等農產品。
但隨著部分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安全生產投入不足,設備老舊、設計不規范、規模體量偏小等問題隱患越來越突出。為此,2020年3月,市安委辦對萊蕪區涉氨制冷企業重大隱患開展掛牌督辦,徹底整頓334家冷庫。
“對停產冷庫及時抽氨、斷電,動員不具備繼續使用液氨條件的企業轉型為非氨制冷,對用氨冷庫存在的問題進行徹底整改。”在市安委辦指導下,萊蕪區應急管理局牽頭成立了由10個區直部門、10個街鎮組成的工作小組,拉起工作專班,開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亮劍”執法、聘請專家駐企“把脈問診”……全面打響涉氨制冷隱患治理“攻堅戰”。
治理期間,工作組持續發力。開展培訓教育,讓企業主要負責人扛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制冷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召開區級集中整治現場會、推進會,對整治工作進行調度、匯總、通報,嚴肅約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到位的單位。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聚力壓實責任,加強氨制冷裝置的源頭管理。
“我們聘請省、市、區專家對全區冷庫進行了‘地毯式’檢查評估,對排查出的問題隱患,組織專家集中會商,列出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建立‘一企一冊’,做到整改一項,銷號一項。”萊蕪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高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萊蕪區涉氨制冷企業重大隱患全面消除。334家冷庫企業中取締關閉72家,更換非氨新型制冷劑企業145家,剩余涉氨制冷企業117家,退出率超過65%。
通過治理,一般問題隱患數量大幅減少,實現了對涉氨設備的動態維護,運營納入常態化監管;各涉氨制冷企業特種設備全部進行了升級,涉氨冷庫建筑全部進行了質量鑒定;涉氨制冷企業進行安全評價,強化了液氨的使用管理;242名特種作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同時,萬興食品、新希望六和等15家企業被選樹為全區冷庫標桿企業。
守住紅線底線,筑牢安全發展基礎。“我們將繼續督促、指導萊蕪區相關部門,在涉氨制冷企業重大隱患銷號摘牌的基礎上,建立長效機制,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持續開展安全監督檢查,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為全市涉氨制冷行業領域的安全發展做出更大努力。”市應急管理局工商貿處負責人鄒宗彧說。
原標題:我市集中整治涉氨制冷行業 在萊蕪區更換新型制冷劑企業145家,取締關閉72家,重大隱患全面消除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