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全稱為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1891年成立于荷蘭,以生產電燈泡起家,此后通過多次業務拓展和并購,產品覆蓋照明、家電、視聽、醫療等多個領域。
但過去10多年,因多元化業績并不理想,飛利浦做起了“包租婆”的生意,將自己不看好的相關業務轉手出去,通過“品牌租賃”的方式來獲得收益。
2005年,將顯示器業務賣給中國臺灣的冠捷科技;
2006年,將手機業務賣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010年,將彩電業務全部打包賣給冠捷科技;
2013年1月底,飛利浦徹底退出消費電子業務。
2014年,飛利浦又將照明業務拆分,改名Signify(昕諾飛)獨立上市,最后將昕諾飛的股份完全拋售,徹底退出照明行業。
2018年7月,德爾瑪獲得飛利浦水家電中國市場的品牌授權。
2021年3月,高瓴資本以340億元收購飛利浦全球小家電業務。
至此,飛利浦的業務僅限醫療器械、個人護理、母嬰用品領域,其余業務已全部售賣!
與此同時,為了獲取更大收益,給飛利浦交了錢的品牌承租方紛紛擴展品類,飛利浦各類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但這些產品,除了機器上的“Philips飛利浦”商標外,已與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沒有任何關系!
順便提一句,在飛利浦130年的發展史上,飛利浦從來就沒做過空調!
但在2018年,飛利浦空調業務被引進中國市場,原金興空調負責人陳立平出任中國運營總部CEO,產品由美博空調代工,于2019年推向市場。
此后,美博空調創始人余方文,于2020年接手飛利浦空調中國運營總部。
2021年6月,余方文又將飛利浦空調業務轉手給上海飛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而“上海飛荔”與目前飛利浦空調中國市場運營方——南京智浦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背后控制人,正是格力河北總代理徐自發。
所以,今年早些時候,格力要求經銷商在格力空調和飛利浦空調之間“二選一”,并對河北格力“停止供貨”。
8月9日,在杭州飛利浦空調新品發布會上,徐自發以“飛利浦股東代表”身份出席。
目前,徐自發的工廠尚在安徽滁州投建中,而市面上在售的飛利浦空調,全部都是貼牌生產。
除了美博外,飛利浦空調的代工廠還有奧克斯、創維、長虹、海信、天加、萬愛等多個廠家,分別生產不同型號的產品。
雖然是"換個殼、改個標",但飛利浦空調的價格,卻一點兒也不便宜。
在飛利浦空調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探長找到了兩款分別由創維、長虹代工的飛利浦空調產品。
對比創維、長虹原款空調產品的性能參數后,我差點笑出聲!
型號為飛利浦FAC35V1Ca1HR的空調,售價為3499元,比創維原款高出1300元!
型號為飛利浦FAC72V1Na1SR的空調,是長虹4年前的產品,通過“改標換色”,飛利浦將其包裝成Noble高端機系列。
在性能參數方面,長虹原款機型幾乎全部優于飛利浦的貼牌產品,但飛利浦售價14799元,比長虹高出4000元!
我非常好奇的是:沒有技術沉淀,靠貼牌代工的飛利浦空調,真的能憑借“洋品牌”的吊牌,高價“收割”消費者嗎?
披著“皇家”的外衣,卻是“貼牌”的內芯,這樣的飛利浦空調,你會買嗎?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