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11月4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長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調解決方案和相應系統”項目啟動會在重慶大學召開,會議圍繞課題實施方案匯報、項目示范工程專題研討以及該項目的國際學術交流等幾個方面展開。海爾空調作為w*課題牽頭的家電企業,負責“供暖空調末端性能改善技術與統一末端研發”課題研發,并在啟動會上匯報了該重點科研課題的實施方案。
據悉,今年6月22日,科技部公示了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s*批擬進入審核環節項目清單。其中,長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調解決方案項目為期4年,由重慶大學牽頭承擔,包括海爾空調在內的高校、企業、研究院等21家單位組成項目聯合創新研究團隊。該項目下設六個課題,重點涉及建筑室內熱環境特性、用戶使用習慣、改善室內熱環境舒適性、研發滿足冬夏共用的冷熱源設備與末端需求等多個層面。z*終目標是在節能高效的基礎上,找出解決長江流域熱舒適需求的解決方案。
“你在北方的暖氣下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寒夜里瑟瑟發抖”,不少網友抱怨南方冬季天氣陰冷且無暖氣,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有42.9%的用戶對空調的制熱效果不滿意。而這一問題在長江流域尤為突出,室外溫度越低,空調制熱能力越差,長江流域冬季氣溫低的情況對空調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海爾空調創新推出補氣增焓技術,大幅提升制熱量,-30℃下出風溫度超過55℃,實現超低溫制熱能力提高50%。海爾還與三菱電機聯合研發出倍速變頻壓縮機技術,把空調適用溫度從常規的-7°C ~ 43°C提升到-35°C ~ 62°C,滿足各地的極端氣候環境。此項技術在節能的基礎上將空調制冷量提升40%,制熱量提升50%,這意味著空調開機可立即實現制冷制熱。
長江流域另一顯著氣候特征是濕度大,冬季空調室外機極易結霜,從而影響空調的能耗和制熱效果。通常情況,普通空調就要停機除霜,停機時引起室內溫度變化,導致空調吹風不舒適。海爾研發的的相變蓄熱技術,儲存壓縮機工作時產生的廢熱,并用于除霜以及室內供暖,實現不停機除霜,不僅省電,還提升了除霜時空調的熱舒適性。
長江流域項目課題研究涉及近4億中國人口的使用習慣,涉及熱力學、人工環境學、人體工效學、生理學等眾多學科及學科交叉領域。而目前國內能夠實現大范圍跨地域、跨學科數據整合和研發的空調企業只有海爾一家。目前,海爾智能空調以智慧空氣生態圈為基礎,已建立起行業z*全面的大數據開放平臺,其各項累計數據目前已達到400億+。根據大數據描繪的更精確的長江流域氣候地圖,海爾將牽頭做更深度研究,以智能技術滿足長江流域每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且依托U-HOME云平臺,海爾空調開發出安裝、綁定、故障、功能使用、空氣質量等五張空調大數據地圖,精準描繪出長江流域地理環境和用戶空調使用習慣。
業內專家分析,海爾空調多年來堅持由用戶體驗決定產品迭代升級的產品定位是其成為此次項目課題w*牽頭家電企業的主要原因。海爾空調以人為本,以大數據技術及多渠道交互精確獲取用戶碎片化需求,精準定位區域市場的差異化特征,圍繞消費者需求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圍繞用戶需求踐行企業價值,成為現階段家電業甚至整個制造業轉型的參考。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