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董明珠曾經出手銀隆遭遇格力內部阻力后,再次出手的對象瞄準了以壓縮機為主營業務的海立股份。繼去年9月首次舉牌海立股份后,近日,格力電器宣布其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已持有海立股份10%的股權,其所持股份已經達到二度舉牌。不過董明珠的這次出手也并非一帆風順,近日,海立股份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73億股,然而此次定增發行對象只有一家,為公司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
不少業內分析人士將此視為海立大股東對于格力此次舉牌的有力回擊。根據公開信息計算,此次全額認購定增股份后,上海電氣集團的持股比例將由現在的20.22%上升至不超過33.51%,進一步強化話語權。
一年不到,董明珠帶領格力二次舉牌海立,意欲何為?而一年前有意出讓海立股份的上海電氣如今為何卻加緊鞏固控股地位?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今年初董明珠提出“造芯”計劃后,渴望在芯片產業有所作為,或更多地希望將一個上市公司的平臺作為依托,開啟“造芯”之路。
不過更多的分析則傾向于格力看好零部件企業,希望擴充公司產業鏈結構。天風證券的蔡雯娟分析認為,海立股份的定增以及格力再次舉牌都進一步凸顯了海立股份以及壓縮機資源的戰略價值。
值得留意的是,作為獨立的專業壓縮機供應商,海立股份多年始終保持全球行業前三領先地位,國內對其有企圖的企業遠不止格一家。
截至目前,格力方面對于是否會進一步增持海立,甚至謀求大股東地位,尚未給出正面回應。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