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透露,“十二五”時期農業海洋工作的發展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創建現代農業生物育種創新示范區、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范市、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基地建設,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不斷開創深圳農業海洋事業發展新局面。
高質量建設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高質量建設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生物育種創新示范區,搶占生物育種制高點。
依托現有3萬畝基本農田,在空間上分為核心區和示范區,另在市外建立輻射區。
核心區重點建設作物分子設計育種科技園、華大基因育種科技園、轉基因抗蟲棉育種科技園、超級雜交稻育種科技園、航天育種科技園、生物能源育種科技園等6大項目。
示范區以現有生物育種科研機構及企業為主體,與國內外相關領域的企業及機構開展廣泛合作,將生物育種的z*新成果加以應用與推廣。
輻射區主要由入駐園區的企業與科研機構通過總部經濟模式與派駐科技特派員方式帶動和輻射國內生物育種產業的發展。力爭2015年園區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育種創新型企業,著力將園區打造成國際知名的生物育種創新基地和總部集聚區。
高質量建設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范市
高質量建設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范市,率先實現海洋經濟質量型發展。繼續努力爭取國務院批準深圳為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范市。著力在深港合作方面,推動郵輪游艇往來便利化,加強深港海洋環境保護合作。在制度創新方面,用足、用活特區立法權,開創發展海洋經濟的廣闊空間,出臺海洋產業準入政策和用海項目退出政策,啟動填海工程及入駐項目的后評價機制,建立完善填海聽證會制度,強化海洋綜合管理。在海陸統籌、海洋生態修復方面,堅持海陸兼顧,實現海陸規劃的一體化,逐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建立海域使用生態補償制度,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態補償管理體系,完善海洋立法規劃管理體系。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創新示范項目方面,重點打造亞太遠洋漁業基地,高起點建設遠洋漁業碼頭,打造海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重點扶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積極引導遠洋漁業企業集群,建設游輪母港,大力發展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環保、海水綜合利用等海洋戰略新興產業。
高質量建設“菜籃子”工程
高質量建設“菜籃子”工程,為市民提供更多有質量保障的“菜籃子”產品。
以“總部加基地”的方式,加強供深“菜籃子”產品生產能力建設,同時加強“菜籃子”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逐步采取總部加基地的形式,鼓勵我市“菜籃子”生產經營企業在市外建立各類生產基地,不斷增強供應我市“菜籃子”產品的生產能力建設。大力推進“菜籃子”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加強大中型批發市場、零售網點、定點屠宰場、冷庫、冷鏈運輸等流通設施建設,使“菜籃子”產品流通能力配套完善。鼓勵“菜籃子”生產、流通企業將總部設在我市。“菜籃子”總部企業要在市內外建立各類“菜籃子”產品生產基地,在市內建立配送、加工、銷售等流通環節的各種設施。
以“備案加準入”的制度,提高深圳“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行基地備案制度,凡是深圳“菜籃子”總部企業在市內外的“菜籃子”基地,其產品擬銷深圳的,必須向市農業部門備案,備案基地必須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產品認證。
實行產品準入制度,凡是進入深圳市場銷售的備案基地“菜籃子”產品必須取得質量安全檢測、檢疫證明。禁止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備案基地“菜籃子”產品進入深圳市場銷售。逐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體系,建立完善由市級農產品檢測中心、區級檢測所和農業生產經營企業檢測室等三級檢測能力組成的農產品檢測體系。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