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閩侯z*近新增了福州星福軒車廂制造、福建海西物流園等8個臺資項目,這是《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全文發布后的一個動態。“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是國務院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第三個戰略定位,臺灣有優勢的制造業正在加快與海西對接。
更多臺商進駐福建
據了解,在汽車制造業方面,福建省在福州基本建成以東南汽車城為核心的轎車、輕型客車產業群;在廈門、漳州基本建成以金龍客車為核心的大中型客車產業群;在龍巖、三明基本建成以新龍馬汽車為核心的載貨車、改裝車和農用車產業群。青口投資區人士稱,由于海峽兩岸z*大的合資汽車企業―――東南汽車的入駐,在青口投資區設廠的臺灣汽車配件企業已有一百多家。該投資區已成為大陸w*與美國、德國、日本三大汽車強國均有合作的投資區域。
不只是汽車業,臺灣光電產業正加速向大陸沿海地區轉移,其中大概三成產能流向福建,LED、光通信等光電產業已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目前,福建省形成了以廈門為中心,輻射漳州、泉州、福州的海峽西岸LED產業基地格局,產值超100億元。作為省內z*大的機電專業市場,福建龍福機電交易市場相關負責人陳堅認為,臺灣是世界的機電生產集中地、世界性的工廠,海西的先行先試也涉及該行業的全面對接,機電產業涉及機械、電工和配件等領域。市場商家反饋的信息顯示,國務院支持加快海西建設,令基礎建設和裝備更新升級加快,福安的機電產業和省內的工程機械制造業正在加快與臺灣產業對接。
外企入閩投資增多
據省外經貿廳表示,福建省實際利用外資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仍保持增長。今年1至5月,福建批準外商投資項目312項,按驗資口徑,實際吸收外資30.8億美元,同比增長4.7%;按歷史可比口徑,實際到資43.5億美元,同比增長1.8%。
隨著閩臺對接商機的增多,各地廠家都盯上了福建。山推、沃爾沃、鴻基液壓、皖南機電、久保田、英格索蘭、無錫開普、明山路橋等國際和大陸d*機械品牌紛紛第一次在福州開設經銷網絡。
政府扶持政策頻出
對于海西制造業的產業集群和發展前景,省委黨校產業與發展研究院院長陳明森教授認為,隨著先行先試利好政策的進一步鋪開,將有越來越多的先進制造企業進駐福建。
采訪中,還了解到閩臺緊鄰的地緣優勢越來越明顯,比起臺灣本地,福建有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低廉的優勢,而且依托海西交通網,運輸成本也逐年降低。臺灣多種制造業優勢在于開發與制作,比如汽車業優勢在于模具,但臺灣市場容量較小。
省經貿委已成立了閩臺制造業對接小組,為兩岸對接提供便利。
為了打造海西先進制造業基地,福建省今年將爭取完成工業投資超過2100億元;今年起3年內由省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資金,建立轉型升級重點項目貸款貼息風險保證金制度,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3年內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聯合地方政府實施產業集群提升專項工作。
《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利好行業傳統溴化鋰制冷為化肥設備制造業帶生機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細則發布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